“键盘上的红色之旅”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高校系列展演音乐会走进清华大学
2024 年 11 月 20 日,作为“‘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系列活动之一的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键盘上的红色之旅”高校系列展演音乐会,受邀走进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与清华大学的优秀学子们携手,用音乐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和中国作品。本次音乐会由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学主任 党支部书记赵洪、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学党支部副书记张喜来、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直属)党支部书记杨树、中国音乐学院宣传部副部长李杲昕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人文学院党委、图书馆党支部、艺术博物馆党支部、长庚科研院党支部、微纳加工平台党支部、离退休处党支部、土木系党支部、计算机系研究生党支部等 20 几个清华校内各支部单位的领导和成员代表到场参加,一同观看了本场音乐会。
音乐会在钢琴系2023级本科生柴诺伊演奏的《二泉映月》的悠扬旋律中开场。《二泉映月》原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创作的二胡独奏曲,后由著名作曲家储望华先生改编为钢琴独奏曲。储望华在曲中运用多层次、多声部、多音区、多织体等手法,同时加入了大量的装饰音、倚音等,既保留了二胡演奏的特征性手法,又在原曲的基础上使旋律进行和情感表达更加丰富。
清华大学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26班学生毛景轩为大家带来了《绣金匾》。此曲由著名作曲家王建中改编自农民艺术家汪庭有于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同名革命歌曲。王建中先生巧妙地将民歌的旋律和西方钢琴音乐技法相结合,用明快流畅的节奏、悠扬动听的旋律深刻抒发了广大人民群众 对毛主席、朱总司令对热爱以及对人民子弟兵——八路军的深厚情谊。
钢琴系2023级本科生郭奕辰和国乐系2023级本科生曹振宇共同演奏了二胡曲《赛马》。作曲家黄海怀在曲中巧妙运用了喷弓、拨弦等二胡演奏技巧,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蒙古族赛马的热烈场面以及草原人民的豪迈气概。
钢琴系青年教师夏羽佳和管弦系2023级本科生黄越为大家演奏了《太平鼓》。太平鼓起源于唐代,是中国东北地区用于祭祀和狩猎的乐器,后成为北方地区蒙古族、满族、汉族流行的歌舞形式。作曲家周龙在这首《太平鼓》中融入了东北“二人转”中的五声音阶曲调,生动地展现了太平鼓这一传统乐器的独特魅力。
钢琴系2021级本科生李佳钊演奏了《京剧瞬间》。这首作品以京剧西皮腔系里的行弦为主要旋律,将京剧的唱腔、念白、音乐等元素与现代交响乐、室内乐等形式巧妙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这种融合不仅保留了京剧的韵味与特色,还赋予了作品更加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对热爱与敬意。
声歌系2023级本科生尹曦曼携手钢琴系2023级本科生苑景桐为大家演唱了《想延安》《跑旱船》两首歌曲。歌曲《想延安》以延安为背景,表达了对延安的深切怀念和向往,以及对革命先辈们崇高的敬意。歌词中描绘了延安的自然风光、革命历史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场景,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咱陕北有一个好延安”、“多少次魂牵延河水,多少次梦回宝塔山”等。湖北民歌《跑旱船》描述了太阳高照时,人们穿着各种服饰(如烂皮袄、红绸袄)进行表演的场景。其中,“跑旱船”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通常是在节日或庆典上进行的。歌词中的“老头”和“妻儿”等角色,以及他们的服饰和装扮,都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节日氛围。生动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展现了湖北人民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钢琴系2023级博士生李哲演奏了《百鸟朝凤》。此曲改编自同名唢呐独奏曲。王建中在改编过程中,将唢呐曲的音调、意境和灵感与音域宽广、和声丰富的钢琴音乐表现力紧密结合,在作品中融合鸟、兽、虫、人等多种声音形式,以热闹欢快的曲调,描摹百鸟和鸣之声,歌颂大自然的美景。同时也通过音乐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劳动生活的回忆。这种中西方音乐的巧妙结合体现了作曲家对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追求,给民族音乐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气息。
钢琴系2023级研究生陈钲文和国乐系2024级研究生李爱旭共同为大家演奏了古筝曲《苍歌引》。乐曲以“苍歌”为题,寓意着对春天的感悟及对生命的敬赞之情。作品表面上是描写春,实则是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生命的敬仰与赞叹。
钢琴系2022级本科生史璇、国乐系2022级本科生刘骞杰、附中国乐系2021级学生张贺共同演奏了《定风波》。该作品取材于北宋词人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曲家邓翊群深受这首词的打动,借其词意来抒写现代人类社会中面对苦难境遇、命数迭起的豁达人生观。
清华大学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26班学生毛景轩和工程物理系2017级本科、2021级直博研三班学生赵星宇共同演奏了《黄河钢琴协奏曲》的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乐曲以斗志昂扬的进行曲旋律为主题,表现了中华民族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献身精神。随着乐曲主题的不断发展,音乐展开了一幅幅抗战的壮烈画面:战马驰骋、硝烟弥漫、抗日军民英勇杀敌等场景通过音乐得到了生动的展现。当《东方红》主题出现时,整个乐曲达到最高潮,讴歌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作品通过激昂的旋律和丰富的音乐层次,表达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抗争精神和必胜信念。
钢琴系2024级研究生胡静媛和钢琴系2023级研究生叶孜共同演奏了《红旗颂》。作品表达了对红旗的无比自豪和热爱,以及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在聆听过程中,人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或进程中的脚步声、呼吸声与脉搏的跳动声,领略到关系民族血脉、尊严之战的大气磅礴,领悟到那些真心英雄冲锋的脚步声,以及荡漾在整部作品中的凛然正气。在慷慨激昂的旋律中,音乐会被推上了最后的高潮。
音乐会的最后,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学主任、党支部书记赵洪发表了讲话:“通过这场音乐会,我们聆听到了各个时期的红色经典作品,感受到了中国音乐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
的脚步,更是领略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
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身为文艺工作者,当以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让红
色血脉代代相传,让中国经典音乐作品响彻世界!”
本次音乐会作为“‘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系列活动之一,通过精品演出加强校际交流,发挥艺术院校文化资源优势和专业特长,丰富高校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不仅展示了中国音乐学院师生的高超琴艺,更通过“键盘上的红色之旅”这一主题,深入挖掘了中国音乐的内涵,以音乐的形式歌颂党和人民,讴歌新时代。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对红色精神血脉的赓续,更是对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这场充满创意和激情的音乐会,让同学 们一起感受了那从键盘上流淌出的红色旋律,一起走进了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和中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