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精神 领悟责任 强化担当——钢琴系组织线上学习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
白衣执甲,为国出征;春暖花开,英雄凯旋。
讲述英雄的故事,这是一场宝贵的精神洗礼,更是一次深入灵魂的对话。
5月15日上午,由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主办,北京大学关工委承办的“守正大讲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在线举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沈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董锦沛作为北大援鄂医疗队代表进行主题报告。本次报告会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长沈宁和“90后”党员代表董锦沛主讲。他们深情讲述了医疗队70余天在湖北抗击新冠疫情战斗中的感人故事。2020年春天的风景最美之处,是敢于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伟大医护工作者们。
钢琴系接到通知起第一时间响应落实,组织全系学生共同观看。事迹报告会上,沈宁教授分享了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们是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危难时刻中勇敢无畏、迎难而上。沈宁教授谈到,医疗队员们前赴后继的奔赴疫区,他们始终战斗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面对困难,不断改进、反复讨论,最终率先开展新冠肺炎患者支气管镜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并成功提高了高危重症患者救治的成功率。他们与死神竞速,以扎实的业务技术、专业的素养、精湛的艺术、科学的护理,一同救死扶伤、保卫生命、守护健康,圆满完成了组织和人民给予的艰巨任务。
学习会后,学生代表交流了心得体会:
钢琴系2018级本科 林若晞
2020年5月15日九时,我准时收看了由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北京大学在线举办的“守正大讲堂”,聆听了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先进事迹报告,学习前线抗疫的榜样精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长沈宁教授与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代表董锦沛医师,以图片、视频以及详细数据向大学生们展示报告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先进事迹。最具个性的“90后”青年,甘愿将自己视为最平凡的个体,汇入抗疫的大军之中,他们在祖国各个角落,各个领域为了同一个目标,为取得这场斗争的胜利不惧生死、救死扶伤、顽强拼搏,他们闪耀着光芒,燃烧着青春,接过了上一代青年人递来的接力棒。在未来实现中国梦的广阔舞台中,我们新时代青年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钢琴系本科2019级 杨雨鑫
学习完这节课,我学习到了很多,首先,我们作为中国人要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其次,在这次疫情中涌现出无数的平民英雄,他们是医生,是护士,他们始终奋战在一线与病毒做斗争。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在湖北的救援中,脚踏实地、英勇无畏,让我们感到动容。最后,我觉得我们的国家是我们坚强的后盾,给予我们希望与信心,我们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即使是待在家中也是在做出自己微小的贡献。我们要以此为鉴,铭记历史不忘未来!
钢琴系本科2019级 孟恬宇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平凡的人们披上了一身载着使命的外衣。”
他们日夜奋战,饭都不敢吃,全心全意扑在这场与疫情的斗争中。她们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口罩印,她们的手被消毒液侵蚀。但是,当她们脱下防护服,竖着大拇指对镜头笑时,那是我见过最美的笑容。有人说,这场疫情是天降的国难,但我认为,伤疤是曾经全力以赴的见证,此战必定成功。这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延绵不绝的底气。
虽然如今国内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已经趋于稳定,但是医疗人员们为抗疫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值得被铭记。正是他们日夜奋战,才换来了近日的新气象。他们是战士,是勇者,带给大家希望之光;听了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先进事迹报告会,钢琴系学生们对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青年人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是的,这场防疫阻击战,必将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成人礼”,也将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前赴后继为国奉献的“里程碑”!